做净水行业的“破局者”

2025-05-13 17:04 来源:现代家电网 [ 收藏 ]

1970年,无电净水技术发明于美国俄亥俄州,至今,无电净水产品已成为北美市场的畅销产品。半个世纪过去,中国净水市场的发展在世界净水产业园中的作用开始突显,无论从整个产品制造能力,还是消费市场容量,我国未来将再次蕴育出一个千亿体量的净水市场。但与此同时,与其他产业一样,国内净水行业也在试图走出“世界代工厂”和产品同质化的局限,转而向有技术、而且是核心技术含量的自主制造、智造和质造转型。

杭州倍晟商贸从事十多年水行业,负责人徐进表示,从“水供给”再到全屋净水,倍晟目前致力于瑞德无电全屋净水在区域市场的全域拓展和推进。徐进介绍,2019年,清华大学流体力学杨博士率领团队,攻克了无电净水技术,诞生了RADISH瑞德(以下统称瑞德)无电全屋净水品牌,至今已拿下24项专利技术,为国内无电净水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徐进.jpg

行业的“困局”——从消费端到工厂端

近两年,国人对“净水”和“净水机”并不陌生,但在经过了二十多年发展之后,我国净水行业的整体步伐这两年开始放缓。一方面,与整个大环境有关,另一方面,则与行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,产品同质化严重,技术层面受掣不无关系。

据不完全统计,2006年,我国在册的净水企业有三万多家,这一数字到了2023年锐减到三千家左右。这样的变化既说明了行业越来越集中、规范,也直接说明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。

从净水入户率来看,与国外几乎百分百的家庭保有率相比,我国净水产品的入户率还停留在10%左右。并非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够,而更多来自于消费认知不足。即使目前家中使用净水产品的用户,也绝大部分选择的是末端直饮机,即仅满足喝水这一单场景需求,对于包括用水等更多场景需求的意识尚未觉醒。因此消费意识尚未完全激发,是净水产品在我国渗透率尚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除了消费层面,从行业本身角度而言,也有一定原因。

目前,我国绝大部分净水生产工厂非常集中,以江苏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的厦门为主。虽然目前全球超过90%的净水产品均在我国生产,但实际上的核心技术却有95%依然集中在国外企业手中。国内现有能够自行研发、设计、开模,独立生产全系列净水产品(包括前置过滤器、中央净水、中央软水、末端直饮机)的厂家,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。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能力薄弱的短板,导致了我国净水行业和产品上游端的缺口。

其次,因为缺乏核心技术支持,净水产品在终端同质化严重。由于产品均出自几家大工厂,导致一些品牌产品,有品牌、有故事,但没有核心支撑。目前市面上的净水产品除了在外观上有些差异化之外,从产品本质层面来看并无区别。产品同质化反映在终端,最直接的影响是容易出现价格竞争。在一个行业尚未形成气候之前,价格竞争的出现是一把对行业生命力极具杀伤性的利刃,会对良性循环发展造成致命损伤。

第三,从耗材角度来看。一般来讲,中央净水的有效耗材是活性炭,软水机是树脂,末端直饮机为RO膜。而这几种主要耗材在全球范围内,最优质的资源依然掌握在几家国外品牌手中,这也影响了我国净水行业的突破发展。

第四,从服务角度来看。目前,我国净水行业的服务体系并不完善。最集中表现在滤芯、滤料的更换不及时,导致差评率最高的安装售后服务问题频出。因为净水产品在整个装修流程中,依然属于后装型产品。因此对于无论大水(全屋净水),还是小水(前置+末端直饮),在目前的装修环节中水电基本无预留位置,这就导致在安装时出现不匹配的情况,影响后期用户使用体验。

这些,是净水产品或者行业目前发展遇到的实际障碍,客观现实的问题或许还要更多,但总结起来,无论从消费端还是工厂端,都需要从意识到行动进行破局。

如何来“破局”——从消费意识到产品差异化

消费意识的持续挖掘、推进和唤醒,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方式方法,并根据区域市场的实际情况,有的放矢推进。

以浙江市场为例,杭州倍晟作为深耕一方市场的代理商企业,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与“水供给”有关的行业,并开发了独有的运营模式。从渠道网络和销售结构上来看,整个浙江净水市场虽然没有赶上全国GDP排名第四的经济速度,但目前发展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综合来看,整个浙江省的经济消费能力很强,净水规模在十亿左右,虽然普及率绝对额较低,但平均值较高。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。

第一、浙江是我国净水生产工厂之一,竞争非常激烈,其中更是外资品牌的聚集地,但实际上有80%左右的品牌是国外注册、国内生产型企业。

第二、浙江下属城镇零售终端产品标价偏高,也影响了整体销售规模。例如,“小水”,即前置过滤器+末端直饮机的平均市场价格在5000元左右,对一般收入家庭而言,显然会谨慎购买。

第三、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,浙江消费群体对净水产品的认知亦不足,也停留在“喝水”阶段,对“用水”场景认知不深。

第四,浙江是我国桶装水快速发展地区,哇哈哈、农夫山泉均在浙江,水源好,也是浙江消费者根深蒂固的认知。

综合来看,要从消费层面破局,更有效的是进行原水和净水的对比。比如,浙江山多、水好,毋庸置疑,但对于管网的老化二次污染,还需要再提升普及和认知。和国外几十年前就将管网换成不锈钢管相比,我国几十年乃至时间更久的管网对原水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这是解决消费认知的破局点,也是我们在终端做原水和净水检测、对比和体验的原因,通过实验给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的视觉呈现。加上口感对比,有一定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的用户接受起来相对更容易。

其次,要解决从喝水到用水的观念转变。

这部分观念的转变实际上要从更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群着手。这两年浙江的高端客群已经对喝水和用水有一定的认知,在喝水这一层面,前置和末端直饮的入户率在逐年提高,但全屋净水的应用依然需要推进,且要解决包括安装在内的系列服务问题。

对于如何解决净水行业差评率最高的痛点,我们找到了初步解决方案——即通过引入瑞德RADISH无电全屋净水来做“破局”题解。

首先,从核心技术层面。

从1970年无电净水产品的出现,到在北美应用四十多年的成熟案例,再到2019年我国清华大学流体力学杨博士率团队攻克核心技术,获得24项专利,使无电净水在我国发展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。

目前国内市场上净水产品同质化严重,如果想要实现真正的突破,只能从滤料、控制系统和壳体上做文章,瑞德无电净水技术正是在控制系统上所做的突破。传统净水机通过电力驱动控制设备运行,受制于水电因素导致安装受限、故障高发,从而引发差评。

无电净水机则通过原水驱动阀门运行和反冲,通过精密计量、精密阀头控制水流量,实现无泵驱动,无需预留电源插座,户外、老房、精装房都能安装,能够解决安装受限问题。同时,由于零用电,不受电压等干扰因素影响,运行极为稳定,杜绝水流忽大忽小,在同等体积大小的情况下,可以做到流量最大,保证大水量供应。双罐双阀设计更是能够实现循环供应,二十四小时无间断供水。从理论到实践,从安装到应用,无电净水机具备了在国内全面推广、发展的可能。

其次,从产品线层面。

瑞德无电净水既包括了全屋净水系列,也涵盖了软净一体机、无电末端净水机,以及小型商用净水产品。为现在更多元化的需求、多元化的场景、渠道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线支持。

除了通过产品维度解决用户使用痛点之外,为了提升服务体验,推出核心部件十年质保服务。同时在服务软件上进行升级,借助软件平台实现产品智能提醒换芯之外,未来还将升级售后服务,比如为产品配置极寒防冻包。

可以看出,从C端用户,到B端合作商,瑞德通过无电技术的攻克,解决了净水产品在操作、使用上存在的用户端痛点。在渠道端,通过技术构筑起护城河,冲破产品同质化困局,与目前市场上产品形成差异化区隔,并以此为前提形成强大的竞争力,从而更好的保证产、研、销各链条上的价值空间。

在推广上,采取品牌方+运营商联合共推模式。

在线上通过小红书、抖音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矩阵,进行净水产品、无电净水在C端的持续渗透,唤醒消费意识,强化消费认知,打造消费口碑。同时协助渠道商进行区域推广,为渠道的渗透和拓展助力。以产品技术为基础逻辑,多维度、全方位的为无电净水成为净水行业的“新物种”和“破局者”做更有效的探索和尝试。


网站编辑:白洋
现代家电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