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补再掀热浪,细分赛道如何抓取机会之局改卫浴篇
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,国补按下了暂停键。一个月之后,国补在各个地方市场陆续进入了再次重启阶段。今年7月25日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联合发声,表示今年国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,中央财政决定追加1380亿元资金,全国统一执行到2025年的12月31日。国补的再恢复,也再次恢复了行业信心。尤其在关税烈演下,促销费并在国内拓展更大的消费市场,向内驱要市场效益,成为当下各行业寻求再增长的重要抓手。
实际上,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,在国补加持下的以旧换新市场,成为家电行业保增长的重要拉动引擎。但与此同时,可以看到,国补政策的几次颁布和具象化,已经指明了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赛点。局改、适老化和智能化,成为在国补大潮中备受瞩目的几大细分赛道。
首先来看局改。
在艾瑞咨询公开的分析报告中,可以看到,2027年存量房装修套数占比将达57%。这组数据背后,是一个正在重塑的万亿级市场。
当新房成交持续走低,新装市场也不复往日繁华。重装由于周期长、流程复杂和费用居高不下也不再受一般家庭青睐。局装和局改由过去的边缘市场逐渐成为主流,成为厂商增长的抓手,也成为消费市场的宠儿。
在2024年的营销年会上,我们现代家电传媒专门策划了以旧换新的话题,并邀请有实战经验的厂商进行现场分享,无论从产品侧、渠道侧还是落地侧,均为局改提供了可参考和借鉴的方案。今年,我们再次从不同角度和视角,对局改市场的推进进行全面了解。
在和家装公司沟通过程中,我们发现,和家电企业一样,越来越多的头部和一流家装公司都成立了局改、局装的专项组或专项部门,专攻局改市场。
实际上,在2020年《现代家电》记者的市场调研中,涉及局改的家装公司和设计工作室,大多还停留在观望阶段。当时,我们关注的局部改造和改装这一话题,但在交流过程中,无论是定制门店还是家装公司,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很高,但参与度并不足。根本原因在于,当时的整装市场还能够满足供给。更重要的是,一名设计师坦言,局改单值小,对家装公司而言,投入产出并不理想,甚至存在亏本的很大可能。
时移世异,仅几年时间,各大装企纷纷成立专门的局改部门,进行市场专攻。除了国补有政策、用户有实惠,企业有增长之外,装企也面临新房市场萎缩,重装市场放缓的现实境遇,局改也就被家装公司列为增长重点项目。
“实际上,局改中的很多痛点依然存在,只是相比过去我们要着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以在过度饱和的家装市场找新的出路。”某装企负责人告诉记者,去年其公司成立局改小分队,针对局改市场进行先行试探,主要集中在卫生间和厨房这两个用户使用频率高,也是在局改中占大头的两个空间。
至今,该装企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,对于整个家装板块,政策方面尚无定论。相比单品补贴,无论是二次装修,还是局改、局装,涉及到体系和流程,包括施工和交付,政策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的推进和补贴政策。所以在沟通方面,相比设计方案,装企也面临和各材料商,和业主针对国补进行更多对接。
第二,在焕新和改造过程中,具体落地上依然需要较长的周期,如何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,是家装公司能否与用户成单的关键因素。
第三,是局改中的“硬碰硬”。
“在局改中,卫生间其实是最难的,因为尽管很多优秀的卫浴企业推出了很多优秀的产品,也满足用户生活品质升级的诉求,但在落地执行环节,涉及到水管、瓷砖、淋浴房整个流程改造,其实很复杂。在传统的装修中,我们还需要得到施工单位的配合。”
可以看到,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的传统卫生间,空间小、结构复杂,用户的痛点也更多。例如返潮、反异味、渗漏,乃至蚊虫问题,等等,这就需要处理更多包括管道在内的隐蔽工程,施工起来复杂、难度也更大。
对于家装公司来讲,对局改也交织着“又爱又恨”的复杂情绪。“现在产品非常好,但是局改落地的时间成本高,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更专业,但单值并不大,就造成了综合成本大且有些风险不可预估。但目前不可回避的是市场需求量确实大,这些都是客观事实。”
图片
为什么局改会存在这些痛点和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?
究其根源,问题的根源其实来自房屋建筑本身。
实际上,目前我国的房产行业,属于典型的后发展市场。局改的这些现实问题,与建筑结构营造方式有很大关系,也反映出我国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。一般来讲,在我国建造的房屋,至少要保证50年乃至以上的使用寿命,这就造成了家居居住属性的格式化和固定化。而户型可变属于更高级的功能范畴,在我国大众家庭市场,目前还没有实现。当西的家居环境和空间属性落后于先进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,是造成局改受限的根本性原因。
例如,现在的新建筑房屋,将过去的隔音50分本提高到60分贝;很多家庭的窗户从单层到双层,再到三层。包括架空地面解决上下隔音,都是现代化房屋结构的变化。
包括现在改造卫生间,为了解决返异味、返潮、防蚊虫等问题,都是现代化房屋的舒适化诉求。
同时,更明显的变化是洗面台的“大”化。过去的洗脸池只是单纯的洗漱功能,现在的家庭需要卫生间承载更多的功能需求,洗面台要大,能够放置更多洗漱物品。还需要收纳空间,存放更多美容、美发和护肤品,等等。
包括配备净水管、更换智能马桶等,都是新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。这些都是局改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与此同时新需求的实现与否也与建筑结构直接关联。
“相对管线和点位,释放空间是最难的,而且很多的卫生间和厨房的墙体都是承重墙,留给设计的可操作空间非常有限。据统计,一个卫生间里会涉及到28个子项。也就意味着我们至少要解决28个问题,要与28家供应商对接。”面对卫生间局改,装企很多时候“恨铁不成钢”。但与此同时,新产品、新材料、新科技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探索可能。
“要想从源头解决问题,恐怕这是一个涉及链条很长的话题,这涉及到建筑的营造方式,是一个长命题。例如在日本房屋采用分离结构,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后续的功能化改造问题。目前,我们试图从新技术和新材料上解决施工落地问题。”
面对局改的现实问题,该装企负责人介绍,传统房屋的瓷砖多采用水泥粘贴方式,墙面至少2公分,地面至少3公分。粘合剂材料厚度大以及住宅标准化差异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的利用和释放。
为此,该家装公司尝试在卫生间地面架空,这样架空后可以方便更改马桶位置,为洗面台让出更多空间,可以将原来0.8米的空间扩大到1.6米。
解决空间问题之后,再解决周期问题。
因为卫生间对防水要求更高,也造成了相对较长的施工周期,影响局改家庭的正常生活。一般来讲,在传统施工流程中,之所以周期长,除了需要等待砸墙等释放空间之外,等待现场材料也相应的拉长了施工周期。该家装公司探索了一条可行性路径。即在现场做好防水之后,涂上快干石膏,两个小时固化后,再实施第二道工序,强度可以达到水泥水平之后再放上PUC底盘,基本可以实现24小时完工。
“包括墙体,标准化后采用特殊胶,也可以大大缩短工期。这样既保证结构稳固、不渗漏。用技术体系支持产品实用性,以解决用户痛点和设计施工痛点。从而实现提质增效,用户体验好,设计和施工也能降低时间成本。”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商机,为设计和施工落地端的高效高质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,也为生活新需求、新方式的普及提供了新生产力助力。
卫生间涉及28个子项,需要管线支持,但对于空间设计来讲,之所以难、之所以做不好的原因其实依然是房屋建筑本身。
“我们现在做的探索和可行性,都是在不改变原有营造结构的基础上做文章。实际上,这在国内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,甚至需要用‘世纪’来计年,这是现状,是现代化生活方式和传统基建之间的直接关系。未来,可以借鉴日本的分离法,采用装配式分离,实现后期可移、可换、可收纳,乃至更多的操作可能。再次聚焦到局改现状,如果说用户的28子项功能‘多‘,可以通过产品、性能在制造侧解决;用户要的‘好’,同样可以通过产品高颜值、高品质实现。那么在局改流程中,快,则最难达成,完全需要在落地侧实现。快,最难,但同时确实也是用户的更高需求。要想进入局改和局装这条赛道,唯快不破。”